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7-17 21:52:37 作者:

精选大班教案范文集合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大班教案范文集合9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唱会歌曲的基础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掌握X X XX X这一走步节奏,并且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展现郊游的游戏化情境。

  3、在音乐和游戏的情景中,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游时的轻松愉快。

  4、通过演唱《郊游》使幼儿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活动准备

  录音带,录音机,歌词图谱,节奏型卡:X X XX X。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入室律动。组织幼儿做课前手指游戏坐好,

  2、复习歌曲《茉莉花》;复习节奏:X X XX X。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引入:小朋友你们跟家人去郊游过吗?(幼儿自由回答)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2、教师出示歌词图谱以讲故事形式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并引导幼儿按照图谱说唱歌词。

  3、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4、教师边指图谱边范唱一遍,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歌词,熟记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以分句教唱法并结合歌词图谱带幼儿唱歌1—2遍。

  (2)教师以整体教唱法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3)教师弹歌曲旋律,幼儿根据图谱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有感情的唱歌曲。

  (4)分小组接唱。女孩唱A段,男孩唱B段。

  (5)放歌曲录音,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6、音乐游戏:《去郊游》

  教师与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听歌曲音乐进行开火车状等不同动作进行游戏,还引导幼儿去邀请其他老师一起游戏。

  三、结束部分:

  1、小结。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乐,体验与朋友一起跳舞的愉快情绪。

  2、能根据歌词自编动作,并初步学会跳邀请舞。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

  2、熟悉歌曲,初步会唱。

  3、场地准备一个大圆圈。

  活动过程

  一、熟悉歌曲,演唱歌曲。(幼儿能够熟悉歌曲的曲调,会唱歌曲,理解歌词的含义。为幼儿创编动作作准备。)

  二、启发幼儿创编动作,并在此基础上集体讨论,确定邀请舞的动作。(从幼儿创编的动作中选取优美的动作作为集体舞但是动作,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指导幼儿随音乐边唱歌边练习表演,要求动作合拍、优美。(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感受动作,学习动作,为集体邀请舞做好准备。)

  四、指导幼儿学习跳邀请舞。(重点引导幼儿分清乐句,找准音乐的最后一拍。)

  游戏可以反复多次,开始的时候每做一次教师给予,纠正幼儿存在的问题。幼儿熟悉舞蹈以后,可以连续进行。教师参与游戏,增加游戏的欢乐气氛。

  延伸:此游戏可以在日常活动中进行,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和同伴、老师一起游戏。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对前已经听赏多次,对歌曲的旋律、节奏已经比较熟悉了,所以小朋友在学习歌曲的时候是很顺利的。在进行舞蹈动作探索的时候,小朋友也能根据已有经验积极进行尝试。在活动中,很多小朋友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前奏结束,朋友还没有找好,慢了哪怕是一小会儿就影响了下面的整套动作,因为音乐很快,除非跳掉动作才能赶上。但是小朋友都只会按部就班地一个一个动作进行下去。所以活动中最主要的还是听辩前奏,因为前奏部分是小朋友找朋友的部分,前奏结束,小朋友必须已经找到朋友。歌曲开始就已经要开始邀请了。

大班教案 篇3

  目的要求:

  1、根据表格中大小、颜色、形状的特征标记正确选放图形。

  2、巩固图形的认识,分析图形在表格的各项特征。

  材料准备:

  小狗头饰、已画好的“小路”带土坑,幼儿人手一份几何图形范例图一、图二、图三(幼儿操作图每人一份,分二组不同的要求,根据幼儿能力来设计操作练习,让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提高)、彩笔若干。

  指导要点:

  (一)以游戏“填土坑”将几种几何图形找到相应的空格中。

  以情境表让小狗摔倒了,小朋友帮助填土坑,找到相应的图形,并填上。

  (二)到图形娃娃家做客,巩固复习图形的特征。

  以问卷形式复习,如师说“嘿嘿嘿,我是大圆形,谁是我的好朋友”则拿大图形的幼儿则答“我是大图形,我是你的好朋友”。

  师依次问,并加强每次的难度。

  (三)看图形找标记。

  1、师以“图形娃娃的房子太小,要搬到新的大房子里”,教幼儿认识大房子,告诉幼儿每种标记所表示的特征,如:“

  ”表示图形形状标记,红、绿、黄表示图形的颜色标记,大小表示图形的大小标记。

  2、师生一起给图形娃娃找家做标记。

  如:拿大的红圆形,应在相应的行中找出形状标记、颜色标记,最后比产一下大小,找出大小标记。

  3、个别练习。

  4、集体练习

  小结:应根据图形特征在相应的行列中找标记。

  (四)看标记找图形

  1、师以图形娃娃不在家,我们来“看标记找图形”找找每层房子应该住着准。

  2、根据刚才看到的娃娃图形大小、颜色、形状,找到相应的图形。

  如根据标记“V”找到还是小,颜色标记“V”是红还是黄还是绿,最后在形状标记上找出形状,最后说出图形特征,再将图形娃娃找回来放在图中。

  3、幼儿集体练习。

  4、引导幼儿找,加深难度练习。

  5、小结

  (五)集体分组按幼儿能力来操作练习

  强调如何按标记找图形,如何看图形找标记。

  (六)讲评。

  (七)游戏活动:

  名称《点兵点将》,玩法略。

  师:“我们带一个图形娃娃到图形王国去玩游戏。

  1、介绍图形

  2、个别幼儿示范玩,并强调要在同一行中找标记。

  3、幼儿游戏若干次。

  (八)以游戏口吻“真累了,天黑了,我们回家吧。”自然结束。

  计算活动“给图形娃娃做标记”(大班)

  活动评析:

  1、本次计算活动有新意,改变了以往老师示范、幼儿模仿操作的形式,能始终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始终处于自主探索之中,从而把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本次活动的选材好、教学方法好,通过看图形找标记和看标志找图形,培养了幼儿正逆思维,由浅入深、从简学过渡到复杂,环环相扣,在难度的把握上有梯度,是在以往的计算活动中也是较少见的。

  3、因本次活动有较大的难度,执教者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按能力强弱分别操作不同要求的材料,让幼儿在不同的水平上都得到发展。同时在操作中,利用个别、小组、集体等形式进行,有分有合,给全班幼儿充分的练习机会,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本次活动立意新,有新的儿童观和教学观,是一次成功的计算教研活动,在全县计算活动领域上是一朵奇葩,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让幼儿初步感受理解音乐所描绘的形象。

  2.理解图形的含意,培养幼儿把音乐与图形谱相匹配的能力。

  3.学习创编图形,以表示狮王和小动物走路的声音,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复习动物字卡

  二、活动准备

  1.图片各一张,《狮王进行曲》图形谱一张。

  2.录音机,音乐磁带《可爱的小动物律动》《狮王进行曲》《卡门序曲》

  3.狮王,乌鸦和小动物的字卡若干。

  三、活动过程

  1.随着动听的乐曲,复习可爱的小动物律动,要求幼儿能熟悉地模仿各种动作,进入活动室。

  2.欣赏乐曲《狮王进行曲》

  用简明的语言引导幼儿安静地欣赏一遍乐曲,从而引出课题。

  教师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内容性质。

  欣赏乐曲,幼儿边听乐曲边跟着老师拍节奏。

  引导幼儿将两张图片和狮王吼叫声,乌鸦的吹号声进行匹配,认同

  创编图形(请幼儿创编两种图形,以表示狮王和小动物走路的声音)

  看图形谱,完整欣赏一遍乐曲。

  教师讲解图形谱后,幼儿看着图形谱跟着老师按乐曲节奏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

  教师随着乐曲的变化依次出示各种动物字卡,让幼儿边听乐曲,边跟着字卡做动作。

  3.音乐游戏:狮王和小动物

  请能力强的幼儿进行示范表演。

  全体幼儿一起完整地玩一遍游戏。

  4.欢快的《加沃特舞曲》中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小工具进行团、压、切等技法,塑造出小和尚的基本造型。

  2、感受手工劳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和尚PPT、彩泥、泥工板

  活动过程

  一、回忆现实生活中的小和尚,欣赏彩泥制作——小和尚,导入活动。

  教师:我们家乡的嵩山少林寺,你去过吗?都见到了谁?今天我们用彩泥做了一个小和尚,你觉得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呢?

  二、请幼儿讨论并演示彩泥小和尚的具体制作方法。

  教师:我们应该先做小和尚的什么部位?它是什么形状的?你觉得应该怎样做?请你演示给大家看。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幼儿依次演示给大家。

  教师:你会怎样装饰小和尚呢?给小和尚戴上一串佛珠吧?幼儿自由充分讨论。

  三、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尝试探索各种造型的小和尚。

  四、展示作品,体验成功。

  师:你喜欢哪一个小和尚?为什么?你是怎么制作而成的?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水和水墨画颜料融合进行调配,画出深浅红色的樱桃。

  2、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大胆的添画。

  活动准备:PPT,粗细毛笔每人两支,宣纸,颜料,调色盘,墨汁,水。

  活动重点:尝试用水和水墨画颜料进行融合、调配。

  活动难点:用侧峰用笔画出深浅不一的红色樱桃。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袋,里面装着一种水果,它小小的,红红的,有一个细细长长地果柄、下面还有一个果脐,猜一猜是什么水果呢?”

  2、 教师:“我们一起对着魔术袋喊变变变,把水果变出来。(播放PPT)变变变,哇,原来是樱桃,它小小的,红红的,上面有一个细细长长的果柄,下面还有一个凹进去的果脐。我变变变,魔术袋变出了许多的樱桃,我再变变变,哇樱桃变到盘子里去了,变变变,哇,樱桃又变到篮子里去了。”

  二、 说说、看看、画画

  1、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魔术袋变出的这些樱桃有什么不一样吗?

  教师小结:有的樱桃衣服的颜色有深有浅。有的樱桃只有一个,有的樱桃和好朋友手拉手在一起。有的是躺下来的,有的是站起来的像是在跳舞一样。

  2、师:魔术袋想请小朋友们帮它再画一些樱桃装在袋子里。这些樱桃都是魔术袋用毛笔和水墨画颜料变出来的,那你们知道怎么样才能用毛笔画出有深有浅的樱桃吗?

  3、教师示范:我们先用毛笔放在水里蘸一蘸,然后蘸一些红色的颜料,不要忘了舔一舔,这样画出来的就是淡红色了,要画出有深有浅的话我们就用毛笔的笔尖再稍稍蘸一些深红色的颜料,看,这样就能画出有深有浅的颜色了。

  4、教师示范画樱桃:画樱桃很简单,只要四个步骤:第一步,我们蘸好颜料后把毛笔躺下来,用侧峰画一个半圆,第二步,再用侧峰画另一个半圆,第三步,换一只毛笔,把毛笔竖起来,蘸墨汁用中锋画一个细细长长地果柄,第四步给樱桃点上一个果脐,这样樱桃就变出来啦。

  5、再画一个,幼儿尝试,幼儿一起说一说调和浓淡颜料的方法和画樱桃的四个步骤。发现幼儿作画时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讲解。

  6、师:现在我想画一对手拉手的樱桃,第一第二步是一样的,注意在画果柄的时候,一个果柄往右歪,一个果柄往左歪,这样两个樱桃才能手牵手。最后点上果脐。我还想画一个会跳舞的樱桃,我们只要把果柄画在樱桃的各个方向就可以了(示范)。

  7、教师:这么多的樱桃我要把它们放在盘子里,教师画上一个盘子。还可以把它放在哪里呢?(幼儿自由想象表达,老师出示相应的范画)

  三、幼儿作画,教师观察指导。

  1、师:接下来请你们也来用毛笔画一画樱桃把。

  2、提醒幼儿:先调和深浅不一的颜色,然后按照画樱桃的四个步骤作画,画樱桃时注意要用侧峰用笔,画手拉手的樱桃时两个樱桃的果柄要靠在一起。

  四、欣赏、分享快乐。

  1、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哇,小朋友们画的樱桃都好可口啊,你觉得哪些樱桃看上去最好吃呢?为什么?

  2、魔术袋想把你们的画收藏在袋子里面,请你们帮忙找一找,哪一幅画里的樱桃跳舞跳得最好看?哪一幅画里的樱桃衣服颜色最多?

  3、我们有这么多漂亮的樱桃,请你们拿好自己的画,去打扮一下我们的教室好么?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求知欲、创造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防盗设施、方法的图片资料。

  2、介绍“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的录象。

  3、画有“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片。

  4、红色水笔人手1支。

  5、实物投影仪1台。

  活动过程

  1引入实例。

  教师说自己的手机在公交车上被小偷偷走了。小朋友们听得非常投入。教师提问:你们家有没有被偷掉过东西?幼儿自发地加入讨论。

  2向幼儿介绍防盗的几种方法。

  1)幼儿先说一说自己熟悉的防盗方法。

  教师把准备的图片、录像等介绍给大家。

  2)鼓励幼儿观看并相互介绍。

  有各种各样的门、防盗窗、猫眼、围墙以及外墙上嵌着碎玻璃的照片;有从网上下载的从古至今形状各异的锁(包括指纹锁、密码锁、插卡锁)的图片资料;农村双重门的模型;密码箱、锁、家庭报警器等实物。

  3幼儿敢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盗方法介绍给大家。

  在交流中注重拓展。孩子讲到电子探头时,抓住话题讨论展开,孩子从住宅小区——银行、商店等公共场所——公共汽车等多方面思考,教师及时播放幼儿熟悉的新村内电视监控系统的录象。并将拍摄的'红外线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在孩子讲到相关内容时播放,用生动的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并拓展视野)

  (在交流中注重体验。当孩子介绍家庭报警器,请他临时安装在活动室的门上当场演示;讲到密码锁时,请幼儿猜密码,感受密码的奇妙功效。

  4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1)“有了这么多的防盗方法是不是一定安全了,为什么?”

  (2)“原来,小偷是会想尽坏主意偷东西,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3)“如果我们真得发现小偷该怎么办?

  帮助孩子养成随手关门、上锁、开门先看猫眼等健康生活方式,知道有情况先打110,提高安全意识。

  5幼儿做游戏加深对防盗知识的掌握。

  1)鼓励几个小朋友结成一组,在新建的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纸上画上不同的防盗方法。

  (小组的共同探究,增加了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的机会,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丰富新的知识,从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经验,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为了完成任务,幼儿必需作出合理的分工,获得有益的经验。)

  (2)巡回指导时鼓励幼儿设计发明新颖的防盗方法。

  活动总结

  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属点是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和保护自己的能力。在开放的有准备的环境中,幼儿的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展示。教育内容源于幼儿的生活,又是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既可以满足幼儿的需要,反映最近发展区的水平,又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拓展孩子的视野,具有非常现实积极的意义。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坚定、有力、雄壮的气氛,学习自豪地演唱歌曲。

  2、学习用简单、形象的动作表现小海军打仗及胜利归来后的情节。

  3、体验扮演海军角色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了解海军的特征和海军的职责,激发幼儿对海军的崇拜与热爱。

  2、准备实物或自制的海军帽一顶。

  3、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将幼儿座位摆成方阵,前后左右间隔30厘米左右。组织幼儿整队,教师发出“立正”、“稍息”等各种口令,引导洋剖而像海军叔叔一样快速地反应,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玩游戏《小海军练本领》:

  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模仿军舰在“大海”中穿梭,做敬礼、踏步前进、开船、瞄准等动作来表现音乐。

  3、让幼儿说说小海军是怎样学本领的,引导幼儿神气地跟着音乐节奏边朗诵歌词边做相应的动作表演。

  4、出示海军帽,教师范唱,幼儿可跟着哼歌曲。

  5、请个别小朋友来扮演小海军边唱边表演,其他幼儿可一起唱,最后请全班小朋友边唱边表演歌曲。

  活动延伸:

  在区角投放一些材料如:蜡光纸、吸管、胶水等,让幼儿自制彩旗、海军帽等进行表演。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会和同伴协调地活动。

  2、和同伴合作完成运球任务。

  3、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将幼儿分成6组,每组6个球,6块布(能包进6个球),小篓子,小纸盒,6块平衡木,标有数字1~6的卡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的任务。

  (1)师:今天我们每组里两个人搭档去完成一个任务——运球。要把球从一处运到另一处,只能运一次。可以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布、小篓子,小纸盒来帮忙。

  (2)老师让幼儿了解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2、幼儿进行运球活动。

  (1)幼儿第一次运球,教师观察幼儿的运球情况:用什么材料帮忙,有没有进行小组合作。

  (2)老师和幼儿共同记录小组运球结果,并摆出数字卡片。

  (3)请幼儿说说两个人运球的方法。

  (4)教师小结:两个人合作用布运球能运得很多。

  3、幼儿再次进行运球活动。

  (1)幼儿合作运球,教师观察合作得好的幼儿。

  师:用合作的方法运球,看哪组速度最快。

  (2)幼儿交流讨论:怎样才能运得快?教师请合作得好的两个幼儿示范。

  (3)教师小结:两个人先商量好再行动。

  4、运球竞赛。

  (1)教师介绍比赛规则:这次要走过小桥,把球运到对面,不能让球落下,速度要快。

  (2)幼儿商量后进行运球竞赛。

  (3)个别幼儿表述合作的方法。

  (4)教师小结:又许多活动都需要小朋友各种完成,只有先和同伴商量,然后互相帮助,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