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怎样利用故事教学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怎样利用故事教学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发布于:2020-08-23 07:07:20 作者:

怎样利用故事教学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导语:故事教学是幼儿教学中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情感教学策略,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

怎样利用故事教学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怎样利用故事教学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一、尊重信任每个幼儿,营造自由宽松的创新氛围

  幼儿在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宽松、民主、活跃的心理环境中,才能真正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及创新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如创编故事“会动的房子”,教师提问:“房子为什么会动?房子还会到哪儿去?小松鼠还会看到、听到些什么?”孩子们积极思维,教师不断地肯定他们,鼓励他们,使孩子充满自信,同时觉得教师是一个对自己的活动很感兴趣并能提供有益建议的大朋友。

  在这有着高度进取精神和自由自信的氛围内,孩子们兴致盎然,说出了许多,续编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我还将他们编的故事用录音机录下来,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创新能力,自信心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二、运用多种形式,丰富幼儿的创新知识结构

  创新知识结构为创新活动提供原材料。它们存在着正相关,幼儿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中,知识越丰富,产生设想、新观念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如一个人的头脑中,知识模块本来就非常有限,那么,他所进行的活动新颖程度必然会受到限制。

  1.亲近自然,走进社会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大自然和社会是幼儿最好的课堂,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丰富幼儿的内贮表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引导幼儿亲近自然,观察自然。在明媚的阳光中看花草、捉蝴蝶、放风筝,发现春天的秘密;夏天在大树下谈树叶、捉昆虫、看云彩、数星星;秋天到田野观察丰收的景色,到郊外去捡落叶,赏菊花;冬天则欣赏雪景,堆雪人,打雪仗,感受气候的变化。每次活动,孩子们都欢呼雀跃,受益匪浅。

  2.巧妙地运用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有着变无形为有形,变无声为有声以及能变远为近的特点,能以音、形、色、光等方面的优势直接刺激幼儿的感官,尤其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绘本故事《一根羽毛也不能动》教学活动中,我把故事中抽象的内容用形象的Flash动画表现出来,一上课,就把以往单纯的幼儿看书、老师讲解的形式换成声、图、情并茂的有趣的动画,并通过网络展现到幼儿面前的电脑屏幕上,加上老师的讲解、提问,孩子们上课注意力集中,积极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了解到故事中谁才是真正的冠军。

  三、融合各种教学,发展幼儿创新实践能力

  故事教学中应结合做做、玩玩,让幼儿动手、动脑,使幼儿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获得发展。

  1.边画边说,兴致盎然

  教幼儿复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先发材料:彩泥,让幼儿捏出小蝌蚪、青蛙、大白鹅、乌龟等,几个幼儿边捏边讲,然后再请幼儿做头饰和道具,投放到语言角,幼儿在活动时间里,去表演故事、复述故事,允许幼儿在表演中进行再创造。

  2.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游戏中他们可以自由想象,自由发挥。孩子们玩毛线,他们抛、甩毛线,每次落下来图形都不一样,我就请他们说说这些毛线图像什么?有的说像高山、像小草、像云朵、像花儿;

  有的说像小鸟、像小鱼、像爬行的人、像蚯蚓,还有的说像乌龟、像蝌蚪、像鲨鱼的大嘴巴,孩子们说出了许多,说了还想说,他们编了一个故事后,又重新玩毛线,玩了以后再编故事,在玩中孩子发散性思维、语言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四、运用有效表扬策略,鼓励儿童的创意表达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每一种语言都是儿童对世界理解的创造性表达。儿童由于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等的不同,面对相同的故事内容时会建构出不同的意义,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我们应该给儿童表达这些观点和想法的机会,鼓励儿童的创意表达。

  如,鼓励儿童通过图画、文字、图加文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对故事内容进行仿编、续编和创编,从而形成新的故事。而表扬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反馈,也是活动组织中教师经常运用的一种评价方式。在故事教学活动中,适当、及时、真实的表扬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促使他们对故事内容进行进一步思考。

  总之,在故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相信和依靠幼儿的内部动力,依靠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学习并积极与幼儿互动,要尽可能地表扬和鼓励幼儿。

  其次,教师还要不断提高本身的素质,思维要活跃,言语敏感性强,在与幼儿的言语交往中,能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不断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再次,还要竭尽全力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变家长对幼儿评价的标准,家园携手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挖掘幼儿的创新潜能,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