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12-15 17:15:48 作者:

关于大班教案范文锦集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大班教案范文锦集7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了解故事内容,并会简单复述故事。

  2 知道接受别人帮助后要道谢,学会说不通国家的感谢语。

  3 体会感恩的心情,心存感激。

  设计意图:

  接受帮助后道谢是人与人之间友好交往的基本要求,现在的孩子养尊处优,往往缺乏一颗感恩的心和礼貌地回应。因此,在日常活动中注意培养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与人交往时多用“谢谢”是十分重要的。

  活动准备:

  事先了解不同国家的道谢语。

  活动过程:

  1 欣赏故事《为什么要说“谢谢”》。

  老师完整地讲述一遍故事。提问:

  ――为什么老爷爷要谢谢小溪?

  ――小溪能听懂老爷爷的感谢吗?这声“谢谢”究竟讲给谁听的?

  老师分段讲述故事,提问:

  第一部分:你听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天气怎么样?他们想干什么?

  第二部分:他们来到了哪里?他们是怎样喝水的?

  第三部分:小男孩是怎样问老爷爷的?老爷爷是怎么回答的?

  (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小朋友们完整地讲出自己的答案,语言方面的训练)

  2 说说感想。

  ――你有没有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别人是怎么帮助你的?

  ――当别人帮助你之后,你心里有些什么感受?

  ――你是怎么向帮助你的人表示感谢的?

  3 说声“谢谢”。

  ――世界上的人用不同语言表示感谢,你们想知道吗?如中国人说“谢谢!”英国人说“Thank you!”德国人说“Danke!”

  ――带领幼儿模仿这几种不同的致谢语。

  附

  为什么要说“谢谢”

  两个人,一个老爷爷和一个小男孩,在林间路上走着。天很热,真想喝上几口水解解渴。

  于是,两人来到小溪边,清凉的溪水轻轻地流淌着。他们弯下腰,喝了个痛快。

  “谢谢你,小溪!”老爷爷说。

  小男孩笑了起来。

  “您干吗对小溪说“谢谢”呢?“他问老爷爷,“谁不知道小溪不是人,听不到你的话,不懂您对它的感谢。”

  “是这么一回事,要是一头狼来喝了水,它是不会说“谢谢”的。可是我们不是狼,我们是人。你知道吗?为什么人要说“谢谢”?想想去吧,谁需要这声谢谢?”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用重叠法画出人和物的前后关系。

  2、体验画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范例、纸、记号笔。

  2、相关的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幼儿观察图。

  1、在这张画上你看到了什么?

  2、你看到谁在最前面?为什么?

  3、你们说的很对,花和小朋友重叠在一起了,这样摆放的方法就叫重叠法。

  还有哪些东西用了重叠法的?

  二、师生探讨绘画方法。

  1、这幅画应该先画什么呢?为什么?(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演示)

  2、师生一起说说这位幼儿演示的情况。

  3、老师讲解、演示这幅画的重点和难点。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是否会用重叠法进行画画。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重点指导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业,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幼儿作品展示。

  欣赏幼儿自己创作的作品,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大班教案 篇3

  一、创设情景,激发思维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对于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新出现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却毫无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有意设计了一个全班出动摆木棒的场面,让学生“动中生奇、动中生疑、动中生思”,进入学习新知的最佳心理状态。如,将全班学生带到操场上分成四大组坐好(每组10人),各人先课前备好一米长的木棒,然后让每组10人一个接一个摆10米长的一边,四组合作摆出一个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个组分别指定小组长负责。学生们完成任务后,就会提出许多疑问:老师让我们摆的这个正方形好大呀,在教室里可摆不出来,为什么要摆这个正方形呢?它有多大?跟我们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处在探求原由和如何解决问题的状态中。

  二、观察讨论,获取概念

  针对学生的疑问,结合学生摆出的正方形,让学生集中观察:放下木棒,站到高处看正方形面积的大小,结合讨论:(1)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面积是多少?(3)谁知道100块这样的土地面积是多少?当学生讨论得出100块这样的土地面积是10000平方米时,我马上就告诉学生10000平方米就叫1公顷。反过来再让学生思考:(1)你们现在知道1公顷是多少平方米吗?(2)1公顷实际上是表示边长多大的正方形面积呢?这样在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发现1公顷所表示的土地面积实际上是蛮大的,“公顷”的概念在学生的大脑里基本建立。

  三、动手操作,发展思维

  为了进一步深化“公顷”这一概念,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分组进行实地测量,深入地感知1公顷面积单位的大小。如我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几个篮球场的面积相当于1公顷呢?学生回答想。我又问:那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必须知道篮球场的面积,也就是必须知道篮球场的常和宽。于是我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让每个大组拿出自备的5米长的卷尺,并发给每组测量记录表(其中包括篮球场长、宽面积、1公顷相当于几个篮球场的面积等几个栏目),然后让他们在组长指导下,开始实际测量,并做好记录,最后集合学生汇报测量计算结果:大约有27个篮球场那么大才是1公顷(我校的篮球场)时,学生更深深体会到1公顷这个面积单位的大小了。

  四、团结协作,互相交流

  要求学生分组测量篮球场的长,有的测量篮球场的宽,有的在一旁监督测量正确性,有的报测量结果,有的记录等。充分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解决问题,把数学活动变成了学习生活,不仅使学生学到了重要的的基础知识,还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

  五、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最后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与1公顷这一面积单位进行比较,归纳得出公顷是用来测量土地的面积单位,它是表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让学生形成知识的体系。

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分段倾听故事的方法,逐步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对话,尝试用语言及肢体动作大胆地表现故事中的角色。

  2、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敲锣打鼓喜庆音音乐、故事录音;

  (2)太阳、乌云、大风、围墙、老鼠……

  2、经验准备:了解各角色最强的本领和最弱的方面。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的内容,学说对话,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

  2.活动难点:尝试用语言及肢体动作大胆地表现故事中的角色。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安静的分段倾听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对话。

  四、活动过程

  1、 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敲锣打鼓喜庆音乐,让幼儿感受迎亲的气氛。

  教师:这么热闹,是谁家在办喜事呀?噢,原来是老鼠家在嫁女儿,(边说边出示图片)老鼠爸爸把女儿嫁给了最神气的人。

  (2)让幼儿猜猜看,新郎会是谁呢?(幼儿自由回答)2、分段倾听故事,理解故事(1)听故事第一段。

  提问:

  故事名称叫什么?

  老鼠爸爸想把女儿嫁给怎么样的人呀?(用故事中的原句回答,同时学说对话)神气是怎么样子的呢?(幼儿回答或表演一下)教师:老鼠爸爸也想把女儿嫁给象你们一样神气的人,可老鼠爸爸觉的最神气的人就是最厉害的人,老鼠爸爸要把女儿嫁给最神气的人,那它去找了谁呢?

  (2)听故事第二段里关于太阳的部分。

  提问:

  他去找了谁呀?(出示太阳的角色)老鼠爸爸对太阳说了些什么?

  太阳自认为不是世界上最神气人,为什么?(师幼分角色对话,然后个别幼儿对话,这里反复几次练习对话为表演故事及下文作铺垫)(3)猜测老鼠爸爸找乌云、大风等情节。

  提问:

  接下来老鼠爸爸去找谁呀?(乌云)他会怎么对乌云说什么呀?乌云又是怎样回答的?(引导幼儿进行迁移、联想讲述。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猜测大风与老鼠爸爸互动情节。)请幼儿代表进行讲述。

  教师:你们讲的和故事里讲的一样吗?听听就知道了。

  (3)教师从"老鼠爸爸又去问乌云"讲至"看见老鼠我就害怕"提问:

  最后老鼠爸爸去找谁呀?

  围墙是怎样说的?

  讨论:老鼠爸爸会把女儿嫁给了他认为世界上最神气的猫咪吗?为什么?

  过渡语: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呢?我们接着往下听。

  (4)听故事剩下部分,了解结果。

  结果怎么样了?(被猫咪吃掉了)老鼠爸爸是一个怎样的爸爸?

  教师进行小结:哎!老鼠爸爸明明知道自己最怕猫咪,还把女儿嫁给他,他呀,不动脑筋,真是一个--老糊涂。(让幼儿理解"老糊涂"这个词)3、完整倾听一遍故事。

  讨论;

  (1)你们认为老鼠爸爸应该把女儿嫁给谁?为什么?

  (2)你从哪看出这个故事幽默有趣的?

  4、进行角色表演加深体会。

  五、评价要素

  1、是否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到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

  2、是否能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大胆表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六、活动建议活动后,可把角色的胸饰、相关道具投放到区域中,让幼儿进行故事表演附:

  故事《老鼠嫁女》

  叽里啦、叽里啦,又是敲锣鼓又是吹喇叭。咦,这是谁家在办喜事啊?原来是老鼠家有个女儿要出嫁。老鼠妈妈问老鼠爸爸:"我们的女儿嫁给谁啊?"老鼠爸爸是个老糊涂,说了一句糊涂话:"谁最神气,我们的女儿就嫁给他。"老鼠爸爸去问太阳:"太阳,太阳,你是不是世界上最神气的呀?"太阳说:"乌云会遮住我,看见乌云我就害怕。"老鼠爸爸又去问乌云,乌云说:"大风会吹走我,看见大风我就害怕。"爸爸又去问大风,大风说:"围墙会堵住我,看见围墙我就害怕。"爸爸又去问围墙,围墙说:"老鼠会打洞,看见老鼠我就害怕。""噢!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我们老鼠怕谁呀?"爸爸想了想,乐得笑哈哈:原来猫咪最神气,女儿应该嫁给他。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使幼儿从故事中学会认识谁好谁坏。

  3、认识动物中的食物链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胸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中的大木桶,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它可以做什么用呢?

  2、大木桶还可以做会滚的汽车呢!那这辆汽车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故事《会滚的汽车》。

  (二)利用课件分段欣赏

  1、欣赏至狐狸出现。(停课件)

  (1)小朋友们看谁来了?他想干什么?

  (2)狐狸要怎样做才能达到他的目的?

  (3)幼儿讨论。

  (4)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2、继续看课件至结束。

  (1)小朋友,故事看完了,都有谁上了会滚的汽车?

  (2)它们要去那里?

  (3)它们分别说了什么话,会滚的汽车才请他们上车的?

  (4)他们快乐吗?教育幼儿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5)狐狸真地想去医院吗?他是怎样说的?

  (6)谁救了小动物?怎么救的?

  (7)假如你是故事中的狐狸还会想什么办法?

  (8)大木桶和狐狸你喜欢谁?

  (三)教师讲述故事

  1、提出要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2讲述故事。

  3大木桶滚啊滚,又遇到了一些小动物,可是他上过狐狸的当,再也不敢轻易让动物门上车了,我们一起帮助他好吗?(1)利用课件小讨论,请幼儿了解食物链。

  (2)增加图片丰富幼儿食物链的指示。

  (四)经验迁移

  (1)假如你是大木桶会怎么做?

  (2)假如你是小鸡等小动物会怎么做?

  (3)假如你一人在家时,有人敲门怎么办?

  (五)出示胸饰,请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能正确地观察图片、理解图中内容并复述故事。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的尾巴的作用。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的尾巴的作用。

  活动准备

  幻灯片《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壁虎妈妈、鲤鱼姐姐、黄牛伯伯、啄木鸟阿姨头饰

  活动过程

  (一)师安抚幼儿情绪

  (二)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一名戴壁虎头饰的幼儿爬出来,说:“大家好,你们认不认识我吗?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师:小朋友,你们发现壁虎身上有什么呀?

  生汇报

  师: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观察都非常仔细,发现了壁虎身上有大大的眼睛、四条腿,还有长长的尾巴。今天到我班做客的小壁虎和老师这张图中的小壁虎有什么不同?小壁虎尾巴断了,那它会做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小壁虎借尾巴》。指导幼儿朗读三遍标题。

  (三)探索新知

  A、看一看图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师出示图片一,生自由观察

  2、点名说出图中内容 你看见了什么? 它们在干什么?

  3、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它很难过,它觉得没有了尾巴很难看,所以它想去借条尾巴,那它会向谁借尾巴哪?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4、师出示图片二,生汇报小壁虎去向谁借尾巴。

  5、师:如果你是小壁虎,你会怎么说?(教育使用礼貌用语)

  6、小朋友,你们知道黄牛伯伯的尾巴是干什么用的吗?它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吗?

  7、小壁虎没有在黄牛伯伯那借到尾巴,它很伤心,它继续向前爬呀爬,那它又会遇到谁拉?看,

  出示图三,方法同上

  啄木鸟的尾巴是用来支撑身体平衡的,不能借给小壁虎。但小壁虎没有气馁,它仍然向前爬着。它来到小河边,看见了鲤鱼姐姐,于是它又向鲤鱼姐姐借尾巴。如果你是鲤鱼姐姐,你会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吗?

  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它伤心极了。它回到了家,看到了谁?它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小朋友,那有谁知道壁虎的尾巴是用来干什么的?

  对了,小朋友真聪明,壁虎的尾巴不仅能防止被敌人抓,而且断了还能再长。小壁虎听了妈妈的话非常高兴,说:“以后谁找我借尾巴我一定借,反正可以再长……”

  B、点名分段看图复述故事

  C、点名复述整个故事

  D、活动延伸

  表演故事

  (四)小结:

  小朋友,世界上有许多小动物都有尾巴,它们的尾巴的作用都不一样,所以不能随便去借尾巴。小朋友回家想一想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明天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吧。

  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用童话的形式,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让幼儿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这节课,我采用了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来帮助幼儿理解内容,幼儿也被这多彩的动画吸引了。 在这节活动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学习,我把课堂时间让给了幼儿,充分地让幼儿去思考、交流、表达、表演等。但我这节课的教学模式很单一,主要采用“老师问、孩子答”的一问一答教学模式。

  小百科:壁虎是蜥蜴的1种,又称"守宫"。西南地区称“四脚蛇”、“巴壁虎”,"巴壁蜥"等。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随着好吃的`蔬果这一主题的不断深入,幼儿对蔬菜品种的认识越来越多,并且在记录妈妈蔬菜篮这一表格的推动下,幼儿也开始关注到了日常生活中的蔬菜。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尝试用美术的方式表现各种蔬菜的外型特征,积累了一定的蔬菜的表象经验及色彩经验。随着大班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利用重叠的方法记录妈妈一周的菜篮子不仅能丰富孩子记录的方式,还对孩子具有一定的挑战。加上孩子已经积累的蔬菜的表象经验,相信幼儿在记录中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重叠的方法记录妈妈一周的菜篮子,积累多种记录方式。

  2、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记录。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各自妈妈蔬菜篮的调查表;人手剪好的蔬菜篮子一只;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交流调查表:

  你们的记录表上记录了些什么?谁来介绍?

  除了这些菜,你的记录表上还有哪些不同的蔬菜?

  不同的蔬菜对我们小朋友身体有什么不同的好处呢?

  二、探索蔬菜的摆放:

  今天我们要把这么多的蔬菜都装进妈妈的菜篮子里,怎么摆放呢?

  小结:一个个排成一排放不下,大家你靠着我我挨着你,有前有后,这种办法真好。今天就用你们的办法来试试记录妈妈一周的菜篮子。

  三、示范妈妈的菜篮子

  用一名幼儿的记录表做示范:

  1、看看妈妈星期天买了什么菜?

  2、星期天记录好了记录星期几?为什么菜的一些部位看不出了呢?

  3、星期一过了是星期几?这个菜怎么挤进去呢?怎么和篮子里的蔬菜宝宝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基本方法:看见边就停,看不见、挡住的地方就当看见跳过去,又看见了接下去。)

  4、谁来试试把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的蔬菜挤进篮子里?个别幼儿尝试记录。

  四、幼儿记录

  这种好办法能把妈妈一周买的蔬菜都装进篮子里,我们也来试一试。

  重点指导:

  1、提醒蔬菜拣大个的买。

  2、涂色时注意蔬菜是否新鲜?(使用深浅色自然接色)

  3、帮助个别不能成功的幼儿进行记录。

  五、延伸活动:

  看一下这种蔬菜自己小组有几个朋友喜欢吃?你的记录表上自己小组的朋友最喜欢吃哪种蔬菜?

  活动反思:

  游戏的形式认识蔬菜并知道蔬菜搭配着吃对我们身体健康有好处,孩子们讲得不亦乐乎,利用这个环节让孩子们了解蔬菜有很多种不同吃法,让孩子知道蔬菜很有营养价值,并教育孩子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